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湖北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07年湖北7所部属高校招生计划确定 总数为42650
2007-2-28 16:23:17 来源:武汉晨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
   昨日(27日)获悉,2007年在鄂7所部属高校招生计划已经确定,本科、高职招生计划总数为42650人,总量与去年持平。

    具体招生计划数为:武汉大学7600人,华中科技大学8550人(含高职50人),武汉理工大学9000人,华中师范大学4100人(含高职100人)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4400人,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700人,华中农业大学4300人。

    与去年相比,武大、华科大、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招生规模保持不变,华师、中南财大、华农均增招200人,地大增招100人。

    一个较大的变化是,华科大去年高职计划为700人,今年大幅缩减为50人,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,尚不知何故。

    某高校招生负责人透露,教育部为缩小区域间高教发展差距,促进入学机会公平,要求部属高校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较低的西部、少数民族、边疆地区以及中部生源数量较大的省份,适度增加招生计划。湖北即属于生源数量大的中部省份,这意味着部属高校会在原有基础上,将部分增量计划投向湖北。

    春节前召开的全省高教会议上透露,今年湖北省高考招生计划为28.9万人,与去年基本持平,高考考生人数仍处于峰值,升学竞争仍然激烈。  

    未来几年高教发展主旋律——扩招放缓,提高质量

    连续三年在鄂部属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小幅增长,部分高校连续两年招生计划保持不变,高校招生与就业率挂钩……种种迹象表明,适度控制扩招增幅,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,将是未来几年高教发展的主旋律。

    高校扩招脚步放缓

    2005年湖北全省有46万人报名高考,计划录取28.9万人,实际录取30.5万人;2006年高考报名人数猛增到53.3万人,计划录取28.3万人;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不会低于去年,招生计划为28.9万人。在高考升学竞争仍然激烈的形势下,连续三年湖北省高招规模保持稳定。

    作为招生大户的部属高校,其扩招脚步已经放缓。武大校长刘经南院士说,该校将本科招生人数从2000年合校之初的11300多人,逐步减少至7500人左右。

    在今年1月召开的湖北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,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透露,从今年至2010年,高校扩招增幅逐年下降,2007年、2008年增长5%,2009年增长4%,2010年增长3%。

    华科大学工处副处长靖国安说,未来几年部属高校招生规模将保持稳定,不会大幅扩招,但由于考生人数仍在高位运行,也不会大幅减招。

    着力调整专业结构

    在春节前召开的全省高教会议上,多位大学校长发言时说,高等教育在经过规模快速扩张后,要转移到提高质量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。

    这正是教育部的指导思想。2005年以来,教育部多次强调,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,根据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和就业情况的变化,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,并提出硬指标: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%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,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30%的专业将被停止招生。

    高校已在行动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国民经济管理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人才需求少,已改为隔年招生。武大、华科大也有部分专业隔年招生或停招。

    地大实行大类招生

    2007年,除部分专业外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将实行大类招生。昨日,该校招办负责人称,此举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    该校招办主任严嘉介绍,2006年,该校在四个学院试点大类招生,今年将在全校推广。填报志愿时,学生只需填报学科大类名称,进校时不分专业,在同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进行培养;一年或两年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、专长、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。

    严嘉说,与大类招生相配套的是选课制,即同一个课程开设不同课堂,由不同老师讲授,学生选择余地大。另外,专业分流将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特色,学生要想进品牌骨干专业,必须好好学习,用成绩说话。

    湖北省高校中最早试行大类招生的是武汉大学,目前已有华科大、华师等多所高校进行大类招生。(记者 刘莉)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